为什么养狗会导致不孕不育?
这锅让狗狗背着可不行! 首先,让铲屎官们误以为“宠物致不孕”的理论依据是:怀孕期间感染寄生虫可能会导致流产; 确实,有研究表示[1]孕母猫在妊娠早期(第8天至第14天)感染弓形虫,发生流产、死胎或早产的风险增高。 而另一种可能引起流产的寄生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和人类消化道里,偶尔也会出现在动物饲料中。
虽然该寄生虫对人类危害较大,可引起胃肠道不适、腹泻,但理论上来说,如果猫咪能确保不摄入含有该寄生虫的食物,那么就可以避免被感染。 当然,除了孕猫需要远离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外,作为宠物,犬猫也需要按时进行体内外的驱虫,以确保健康。
但是!这些虫子跟不育不孕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宠物致不孕”论据2:男性精子质量 如果把雄性动物换成男性,同样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为“宠物致不孕”的理论依据是:长期接触宠物会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 比如,有人看到一篇名为《动物毛发中激素污染物对男子生殖力损伤的研究》的文章,标题就十分惊悚,内容更是让人震惊:实验鼠被高剂量染毒后3周,睾丸组织形态学出现轻度变化,生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但作者并没有给出相关数据表明人接触到如此大剂量的污染物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所以这种实验结果其实没什么参考意义。 而另一篇名为《室内动植物与男性生育能力相关性研究》的论文,更让我们看到了“宠物致不孕”论据3:男性精子数量下降。
不过,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没有将“室内植物/花卉”“鱼类”“鸟类”“宠物”等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且也没有说明受试者接触这些室内动植物的时间(连续接触还是瞬间接触)以及具体暴露量,所以在结论部分提到的“降低生育力”也是模棱两可,并不明确。 所以,宠物并不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
综上,不管是孕猫感染弓形虫而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还是雄性动物(包括猫狗)体内外驱虫的必要性,又或者是实验室里不太可靠的实验数据,都无法证明“宠物致不孕”的说法。 相反,大量研究表明,饲养宠物的家庭,尤其是饲养犬类的家庭,其儿童罹患过敏性疾病(如鼻炎、哮喘)的风险反而更低。
这是因为,宠物作为一种特定的过敏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改善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而且有研究显示,养狗的家庭,主人对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敏感度显著低于养猫家庭的主人对这些过敏原的敏感度。 可见,有宠物陪伴的日子,虽然不会变成没有螨虫、没有灰尘的世界,但却可以让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的孩子少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