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龟怎么过冬的?
乌龟是变温动物 ,其体温的高低,完全依靠外界环境温度来供给。一般超过40度,或者低于15度,乌龟就很难存活了。
当天气变冷时,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乌龟的食欲锐减,活动力减退,开始在水下打洞或利用水下淤泥堆积的坡位上躺卧休息而逐渐进如冬眠状态。
在冬眠时,乌龟的新陈代谢极其微弱,呼吸和血液循环接近停止状态,消耗极低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当外界环境温度回升时,便逐渐恢复生命活动,直至恢复到常温下那样的生括状态。
乌龟是一种耐寒能力很强的水生动物,从南至北,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自然安全的过冬(低于零下40度的极北地区和干澡地区除外)在自然水池中的乌龟,可以在水下的泥底中深达30厘米的深洞中安然越冬,而有些生长在北部的乌龟,完全可以在结冰的河底冰块下冰水内生活数月。
人工饲养乌龟,在冬季时可将乌龟置于缸或水池的最底层,上面覆盖一层厚10-30厘米的河泥,再在缸或池的上面加盖,保持环境温度在一5度-15度之间。
如果处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可在缸或池的上面在加一层保暖的草垫,确保缸或池内的温度在零度以上。这样,乌龟即可在那里越冬。
在春暖花开季节,随着环境温度和水温的升高,乌龟会自然地苏醒,并且慢慢地游出泥底,开始在缸或池的底部活动。在乌龟刚醒时,最好不要将乌龟太阳灯下或阳光下暴晒,也不要马上喂食。
可将缸或池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保持水温逐步上升,并可喂少量的食物,如线蚓、鱼虾碎块、龟粮等,饲料应新鲜并保证水质清新。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调养后再将缸或池放在阳光下或太阳灯下晒背和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