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体外驱虫药狗能用吗?
不可以的,而且驱虫药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定性的! 先说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每一种驱虫药的成分是不一样的,而化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肝脏的损伤程度不同),所以在使用上一定要慎重。 如果不小心给狗狗吃了怎么办? 如果是在猫咪吃完驱虫药后2小时之内,且没有出现不良症状,那么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注意后续的药量饲喂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在吃驱虫药的过程中或者之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就需要立即带到宠物医院就诊,让医生检查并判断原因后进行处置。 预防的重要性——70%的疾病都是由寄生虫引起的 所以定期进行驱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饲养宠物的家庭来说更是不可忽视。
1.不要让狗狗自行食用驱虫药。很多铲屎官会误以为只要给狗狗吃了驱虫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千万不要擅自给狗狗服用任何人用药品,尤其是体内驱虫药。因为体内寄生虫成虫的体径很小,而且有很多虫子都有4个脚,很容易爬进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这时如果用人类用药,很可能药物到不了虫体附近就会吸收,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杀虫的效果反而会对狗狗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能到宠物医院请专业的人做专门的驱除。
2.按时免疫、驱虫。 想要让宝贝远离寄生虫的困扰,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体内驱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驱虫,每3个月一次疫苗。不过要根据所在地的气温变化来决定驱虫和疫苗接种的时间。例如夏季温度高,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快,此时是驱虫的最佳时机。而在冬季,寄生虫的生长会减慢甚至停滞,此时就不需要再驱虫了嘛?不,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有的寄生虫有冬眠或蛰伏的特性,此时也是有可能继续繁殖的,比如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就是喜欢“躲猫猫”的寄生虫之一。 所以说,驱虫应该养成一个定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