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吐为什么不好?
“吐”是狗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引起呕吐的原因却非常多; 消化道疾病、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甚至应激反应都有可能引起狗狗吐! 所以当发现狗狗出现呕吐时,主人首先要了解清楚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狗狗解决。
1.食物问题 如果在空腹情况下,突然给狗狗吃了过多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从而导致呕吐。 对于这种情况引起的呕吐,通常不会伴有其他症状,停食一顿即可恢复。但如果是吃得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呕吐,可以给狗狗喂食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比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片等。 但是如果狗狗吐得比较厉害或者连续好几天都吃不下去,就要考虑带它去医院了。
2.消化系统炎症或疾病 胃肠道的炎症或疾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狗狗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并且伴有腹泻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喂服消炎药。 但如果狗狗吐黄水(胃液)而且精神状态较差,就必须及时带它到医院治疗,因为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中毒现象或是胰腺炎。
3.误食异物 有时候狗狗可能会贪玩,把玩具吞进肚子里又排不出来,这种情况要及时清理;另外,狗狗有时会啃咬骨头,如果有骨头卡在喉咙里,也会出现呕吐的情况。 如果狗狗吐出来的是食物残渣,或者在排除食物残渣后不再继续吐,那基本上问题不大。主人后续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呕吐持续,应该立即带它去医院检查。
4.寄生虫 如果狗狗之前有吃过生肉或者生骨头,那就需要考虑寄生虫的问题。特别是绦虫,很容易在肠道内蠕动并排出体外来。这时,如果狗狗舔吃进去,就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虫。 如果确定是因为寄生虫导致的呕吐,那么就需要给予驱虫处理。不过要注意的是,体内外驱虫不能同时进行,并且体外驱虫每个月都需要进行。
5.病毒性疾病 在犬瘟热或者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早期阶段,也会引起狗狗呕吐。一般还会伴随着发热、腹泻、精神不振等情况。对于这些病毒性疾病,最好尽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