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猫的体外驱虫药有什么区别?
我们要搞清楚体内外驱到底治什么的。 体内驱虫主要杀灭蛔目、绦目的寄生虫(异尖线虫属于寄生虫里的怪类,这里就不讨论了); 体外表面的驱虫则主要针对螨虫和蜱,当然,对于跳蚤也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讲体内驱虫的时候,默认指的是蛔目、绦目的清除。体内驱虫药的药性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所以只要按时用药,药性不会在体表积蓄。这点不用担心。
那再来说体外驱虫。 外驱药物通过喷洒或者涂抹的方式,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可以阻止虫子接触到皮肤,以达到驱除或杀死虫子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不管体内外驱药物,都是通过“接触”来实现杀虫的目的。而区别就在于,体外出膜,阻挡的是已经爬出体内的成虫;而胃肠道进药,消灭的主要是幼虫。
我们都知道,任何药物进入机体后,都会先经过吸收,然后达到有效血浓度后才能发挥药效。而对于寄生虫而言,它们的发育史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蛔目还是绦目,都是从虫体接触到食物开始,经过在消化道内的移动,找到适合的部位定植并钻入体内,接着在消化道内蠕动,寻找合适的部位破溃侵入血液,最后经过多次增殖后,才能形成可以看见的成虫。 这整个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也就有机会被我们利用来设置阻隔屏障。而我们使用的外驱药物,大多数对成虫的杀灭效果都是不错的,对于杀灭肠道内的幼虫更是如此。所以按说明服药,不必担心出现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