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怎么做弓形虫检测?
猫咪感染弓形虫病简称弓虫病,是由寄生虫中的线虫类寄生虫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弓形虫病最初发现于非洲的弓形虫,因此又名“非洲弓形虫病”;因为其形态特征类似弓箭,因此命名为弓形虫。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亿人和500多种野生动物成为该病毒的长期宿主。人类被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但病毒在大脑中存活时,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疾病等。 如果宠物狗或者猫感染了弓形虫,进食时可能会将含有弓形虫的卵囊吞入体内。如果此时人们正好喂了它们生肉,就有可能被传染。
不过,并非所有的弓形虫感染都会导致生病,也没有一定的发病剂量。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弓形虫的存在已有适应,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身体感染了弓形虫,也能将其消灭而不出现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弓形虫只能寄生于细胞内,无法通过血液检查,因此需要做侵入性的组织培养。
一般采用的皮肤接种法是将少量病原体接种到豚鼠背部皮肤,然后观察是否有炎症反应和病原体增殖,从而判断是否有感染。 但使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合于有相应感染的临床证据、需要评估组织病变的程度以及追踪治疗效果的人群。对于健康人群,这种诊断方法并不推荐。 还可以采用定量RT-PCR的方法来监测体内弓形虫的负荷量,判断是否是急性感染。但由于此方法价格较贵且敏感性较高,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诊断。
目前较为先进的检测方法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进行特异性扩增,是现阶段诊断弓形虫病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这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应用。而且,对于已经产生免疫耐受者,可能难以检测到体内的弓形虫 DNA 或 RNA 存在。若为慢性感染者,由于长期存在低水平的病毒血症,也可能无法找到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