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口腔中有弓形虫吗?
弓形虫是寄生虫,会寄生在细胞里,靠细胞消化酶分解吸收养分。 首先,弓形虫需要细胞来维持生计,它无法独立生存;其次,它没有“嘴”,没法像细菌那样直接摄取营养物质。弓形虫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吸收养分。
当然,弓形虫可以借助宿主细胞的作用来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质。但它不能产生能量,必须要依靠宿主细胞提供代谢所需的能源。所以从这方面讲,弓形虫的确是寄生虫,它的生长、发育、繁殖甚至存活都离不开细胞作用。 由于人类不是弓形虫的自然适宜宿主,因此要想在人体中顺利发育成较大的感染体并得以繁殖,就必须依赖于免疫细胞的作用(主要是T淋巴细胞)。因为免疫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通过产生免疫抗体的方式加以应对。对于弓形虫这种无法独立生存的非选择性寄生虫而言,如果不能够迅速找到适合宿主并侵入其中,它就很有可能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因而,一旦人体被感染,弓形虫就要面临免疫功能系统的对抗,它只有通过变异来降低被消灭的概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弓形虫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脑炎、心肌炎、视网膜炎、流产等等,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其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说,一旦没有有效的杀灭药物存在,人体只有在通过消化道摄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感染。 而猫作为弓形虫的适宜宿主,其在感染后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大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呈自限性经过。这也是多数动物体内常有寄生虫的原因所在,因为人体非其适宜宿主,即使有寄生虫,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抵抗能力以及新陈代谢将其清除。反之,如果人体既是寄生虫的适宜宿主,又没有足够的抵抗力,那么寄生虫就会肆意生长进而引起各种病症。
猫和许多其他动物都可以感染一种名字叫做弓形虫的寄生虫。感染弓形虫后的猫在1至2周内会在粪便中排出含有虫体的包囊,此后一般不再排出虫体。当成年猫再次感染弓形虫后几乎不会再次出现虫体排出。幼年猫在再次感染后则可能再次排出虫体。猫所排出的包囊一开始是不具感染能力的,需要在外界发育2到5天时间,在此期间具有了感染能力。
人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是吃生的或者半熟的肉类食物,或者是接触了被弓形虫包囊污染的食物后又没有洗手便吸吮手指或者进食。猫能够将弓形虫传给人的说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这似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威胁,因为如果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则很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等。正因于此,很多孕妇不得不在怀孕后与家中的猫分开,或者甚至将猫送人都有发生,在中国就有孕妇将宠物猫送到收容所的案例发生,这种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让人非常惋惜。
实际上弓形虫对于人的危害往往被过分夸大了。人在感染弓形虫后,只有大约1/10的成年人会出现发烧、肿胀的淋巴结的症状,通常在几周后这些症状就会自动消失。并且如果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是正常的,感染弓形虫后一般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当人体内免疫系统功能出现问题时,弓形虫感染就会威胁到人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艾滋病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弓形虫并发症的原因。而对于孕妇来说,对于弓形虫感染的担心也是非常过分的。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00万到5000万的人口感染弓形虫,孕妇的感染率和其他人没有显著性区别,每年有30万到400万的孕妇感染弓形虫,但是在这当中,只有大约1500到4000名的孕妇能够将弓形虫传染给胎儿。换言之,只有大约1/1000的孕妇感染弓形虫会将弓形虫传染给胎儿。并且只有大约1/3的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弓形虫的婴儿有明显的弓形虫感染病症,在大部分的情况中,弓形虫感染要么没有症状,要么症状非常轻微,比如小脑积水。
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弓形虫感染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孕妇感染弓形虫感染并发先天性弓形虫的几率也十分低,因之而将猫和人隔离是非常不人道也是不科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