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耶不爱叫是有病吗?
首先,不是所有的萨摩耶都不爱叫的! 其次,如果自家萨摩耶不爱叫,主人应该开心才怪呢~ 曾经有人研究过动物发出声音的种类和场合,发现动物发出的“社交性”叫声有4种(请允许我使用“社交性”这个定义,因为它们发出来的这种类型的声音确实多是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呼叫、警告、鼓励、欢迎。
其中,“呼叫”是寻求外部帮助或引起注意时的声音(如小狗走丢时发出的“哇哇”的呼救声;小狗被大狗吓到了发出的“哇啊啊啊....”的求助声;主人在抚摸它的时候发出“mua”的娇嗔声等);
“警告”是为阻止他人接近自己而发出的声音(如小狗发现你靠近时发出的“咕--”的威胁声;小狗看到小猫时发出的“咯咯”的示威声); “鼓励”是在运动后发出振奋人心的鸣叫声(如小狗玩累了发出的“呼呼”的叹服声;小狗完成一个跳跃动作后的得意鸣叫);
“欢迎”是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或是表示对主人的热情与忠诚(如小狗看到主人回家时发出的“呜呜”的欢呼声;小狗听到新玩具的“吱嘎”笑声;小狗见到陌生人时发出的“喔喔”警告声之后,跟着的便是这“呜哇——”的求接纳信号啦~) 那么请问,上述五种声音,你家小萨有几种呢?
我家狗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呼叫”——这是它要我抱起它可以随时亲一口的娇嗔。另一种就是“警告”——这可是它捍卫领土领主的终极吼声哦! 不过,虽然萨摩耶天生不擅长像狼一样发出宣告领地和危险的吼声,但它一定会用眼神、表情、动作来向主人表达它的“警告”。比如,当你伸手摸它的时候,它可能会皱着眉头,发出“咕”的一声,仿佛在说,“你怎么敢碰我,臭流氓!”
当你准备抱起它时,它可能一边哼哧哼哧地笑出来,一边用鼻子蹭蹭你的脸,“呵呵,你终于舍得爱我了么?”当它在玩耍的时候,突然感到害怕或者不舒服了,也会发出这种提醒的叫声。 所以,如果你家的小萨总是用笑脸相迎,用“呜呜”声向你撒娇,用肢体语言和你打闹,但是就是不肯叫出那句“妈妈,我要吃那块肉!”的话,恭喜你,你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