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猫咪为什么不需要补钙?
首先,我们要明确,猫是否缺钙,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钙摄入不足 二,钙流失过多 导致钙吸收不良的因素又包括先天性和生理性两个方面。 先天性因素包括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差、胃酸分泌不足等; 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增长、怀孕、哺乳、疾病等因素影响下,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了骨骼对钙的吸收利用。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折耳”基因会直接引起钙代谢的问题,单纯从“折耳”这一基因型上来说,不存在“折耳猫容易缺钙”的说法。 而“折耳”遗传病的发生,是因为软骨发育异常(突触后蛋白沉积),导致了颈椎和脊柱发生病变,从而引发的疼痛。 至于有些人认为“折耳”猫咪会“自废武功”“四肢乏力”,也是错误的。 要知道,骨骼运动是由肌肉来牵引完成的,如果“折耳”发生了遗传疾病,那也是发生在关节和韧带方面的症状(软骨脱位或半脱位)。 这些部位的损伤,并不会影响到全身肌肉的收缩力和关节的灵活性……所以,“折耳”猫咪还是可以正常奔跑、跳跃、抓挠,以及舔舐自己的皮肤。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折耳”猫咪,不但不会四肢无力,还经常喜欢蹦跳。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有些“折耳”会发生遗传性疾病,比如: 由于颈椎增生、椎管狭窄导致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昏迷; 由于关节韧带松弛,发生骨裂或骨折,尤其是后腿外侧缘骨裂,发病率大约为60%,出现跛行; 由于胃肠蠕动功能较差,出现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还有一些比较轻微的,比如:耳朵暂时性的听力下降,头发生长缓慢,身体肥胖等等。 如果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自家的“折耳”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可以逐一排查,看一下是不是由上述问题引起的。
而说到补剂和营养品,其实在日常饮食中,只要能够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就可以满足猫咪的日常需求了——无论是补钙还是补其他营养素,都不是补充越多越好。
因为消化能力是有限的,过量的营养物质,会被囤积起来,转化为脂肪,从而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所以啊~给猫咪喂食,还是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食物以清淡为主,不要过于营养。
动物正常体内的钙质含量为0.5~1%,且以离子钙、羟磷灰石、碳磷灰石等的形式存在,若体内缺钙,其他元素也无法正常作用,易引起酸中毒等严重症状,所以钙质在体内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钙99%全部集中在骨骼及牙齿等处,剩下的1%则分布于神经、肌肉或血液,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生理机能。
当猫咪体内的钙低于95mg/dl时,即为低血钙症,会造成猫咪食欲不振、呕吐、抽搐、痉挛等神经症状,当钙质含量低于70mg/dl时,会并发心力衰竭,常继发于产后。而手术治疗、长期静脉营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亦有可能导致低血钙症。此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镁血症、肾功能障碍、维生素D缺乏、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恶性肿瘤转移骨组织时,也会继发低血钙血症,这些严重症状临床上称为营养代谢病,需要大量治疗与看护。
一般低血钙症的猫咪,其临床症状常因为时间性的差异而有不同。夜间或清晨时,猫咪会有嗜睡、虚弱、畏光,以及食欲不振等现象。白天时猫咪的活动与食欲将会回复正常。如果低血钙症严重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将高度增加,任何刺激均有可能诱发神经性肌肉痉挛,痉挛发作期间的猫咪常伴有痛苦的吼叫声、张口呼吸、过度换气。另外,受刺激时会出现木僵,甚至神经麻痹。
所以正常来说,当猫咪出现以上症状,兽医师会怀疑是低血钙病症引起,会视状况安排宠物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当血液检查中,显示存在低血钙的问题时,即会出现低血钙症的临床症状。且通常严重发病的宠物,同时伴有高血钾症、淋巴结肿胀、以及白细胞减少等。治疗方法上通常以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主,同时补充钙剂治疗。
由此可知,当检测出存在低血钙问题时,补充钙制剂并无问题,但并不建议将钙制剂做为常规添加在宠物饮食中。因为,如果血钙浓度过高,也会导致高血钙症,而高血钙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的代谢异常疾病,造成原因可能和甲状旁腺肿瘤或副甲状腺机能亢进有关。当宠物出现高血钙症时,也会严重破坏身体的正常工作,出现精神沉郁、多饮多尿、多食、便秘、呕吐、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及肾衰竭等严重症状。所以在日常饮食中不建议自行添加钙制剂,日常均衡的饮食基本可以满足钙的摄入需求。
此外,折耳猫的骨软骨发育异常是因为软骨发育不全所造成的畸形。折耳猫出现的短肢现象是由于长骨的干骺和骨骺短小和增宽所造成的,X-射线摄影学检查显示,该畸形属于骨短小和肋骨异常增宽。而折耳猫的四肢短、骨骼畸形、体格小和多发性椎骨畸形,都属于骨软骨发育异常,而非简单的缺钙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