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狂犬病症状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疯狗病、痉挛、神经炎、怯水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和动物共患传染病,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狂犬病毒感染后,初期表现为烦躁、好动、畏光、流涎、流汗,有时有低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随后出现吞咽困难、咽部紧缩等进行性的恐水、咽缩肌痉挛等,继而烦躁、惊恐,随后全身肌肉痉挛,抽搐、昏迷而死。对患狂犬病或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必须就地彻底焚烧,严禁剥皮、吃肉、出售或转卖,这是控制狂犬病扩散和传播,保护人群健康的根本措施,也是我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的。
狂犬病病毒主要在颅脑内增殖,同时经神经纤维蔓延到各神经中枢和肌肉神经结合点,也可见于肾上腺、胰腺、皮肤、脂肪组织等。病毒排出体外主要通过受狂犬病病毒感染动物的唾液,主要经咬伤传播,也可经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而发病。该病潜伏期短者为5天,长者为数年,一般为1-3个月,它的长短与伤口部位、伤口深浅和病毒进入体内数量的多少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狂犬病已经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狂犬病,居传染病死亡人数的第二位。
狂犬病发病初期,病犬换食困难,吞咽时下颌肌肉抽搐麻痹,有的病犬会出现背弓腰曲、肌肉震颤的现象,由于神经麻痹,病犬会出现异样动作,如磨牙、转圈、仰卧等。病情加重后,犬出现神经高度兴奋症状。后期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双后肢不能正常承重,有的犬右后肢拖拉、抬起不能正常使用而呈不自主的划动。病情极其严重时双后肢神经麻痹导致犬只倒地后起立困难,勉强站立行走时出现摇晃不能正常行进而跛行不前。后期犬只因神经高度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而继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