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驱虫副作用有哪些?
之前写的文章,复制过来供参考 先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立场:我坚持每月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每三个月注射一次狂犬疫苗。 原因如下: 首先,猫是杂食动物,它们会吃下去各种东西,而人类无法准确知道它们到底吃了什么、触发了哪些寄生虫再次发育成成虫阶段;
其次,虽然猫咪自己也会舔舐毛发,但它们的舌头上有倒刺,容易卡在毛发生殖上皮,所以并不是很能清理干净的(特别是耳朵后面、脖子下面、尾巴根部的毛发); 第三,即使现在觉得猫咪看起来挺健康的,也不能确定它身体内是否已经产生了抗药抗体,因为寄生虫是反复接触药物而产生抗药性的; 第四,给猫咪做体外驱虫非常简单,只要轻轻梳几下毛,再喂吃药片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麻醉;
第五,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不给猫咪喂驱虫药,每天定期给它的生活区域消毒,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清洗它经常趴着的地方,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只是不能杀死虫子幼虫,需要浸泡20分钟以上。 但如果是我养小猫的话,我是肯定会给它做内驱的,一个月一次,体内虫没了,才能算完全健康。 因为我不希望小猫身体有任何的问题,更何况是寄生虫这种可以致命的隐患。 再说一下体内驱虫吧。 驱虫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以杀灭蛔目昆虫的,另一类是针对绦目的。要根据寄生虫的感染类型选择对应的药物。一般体外驱虫药毒性很小,对幼鼠的致死剂量约为1.5~2.0mg/kg,相当于人的用药量的50倍以上。
常用的灭蛔药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等,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有很好的疗效,但对绦虫、吸虫和异尖虫的作用相对较差。此类药物对蠕形虫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蛔目的寄生虫来说,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并且这类药物在杀虫的同时还能抑制虫体蛋白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杀卵作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孕妇禁用该类药物,2岁以下小儿也不宜服用;另外,有癫痫史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也应慎用此药或遵医嘱。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驱虫药大多以复方制剂形式出现,包括体内外驱虫剂以及防治犬恶丝虫和心丝虫的药丸。 不过,在使用时还是要根据说明书,按照体重给药,防止药物过量,造成机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