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狗狗在找什么东西?
这是很经典的行为学实验,在心理学文献里也很常见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J.A.杰尔茨(J. A. Jurgens)做的一系列实验中,用大白鼠做了个实验。他让受试者观看研究人员操作大白鼠(但并不真的伤害它,只是把它的后脚放在笼子外面而已),然后当受试者再看一只完全同样的白鼠时,有70%的受试者会表现出害怕的反应——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这只白鼠刚才受到了伤害并且可能现在还是受伤状态所以可能会袭击他们。
这种心理定势叫“原型”(archetype),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这个实验证明了原型对于人类思维的重要性。 后来这个实验在动物界里也被不断的重复着,而狗又恰好对人类的表情、情绪很敏感,于是人们发现如果看着一条狗让它以为你在哭或者看你皱着眉头,那么它会开始关心你并且试图接近你。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是一个网民做的非常著名的测试,一个外国男人假装沮丧然后看狗的反应: 这个测试也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有人觉得这证明了狗很聪明;也有人认为这是人的主观倾向,因为人喜欢自己狗的缘故从而给狗加了智商光环。 其实这个实验要证明的就是“原型”这个概念,你的大脑如何把你眼前所见进行“类化”(generalization)到过去见过的场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当然,这个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实验中让被试者观察的小白鼠其实刚经受过电击但是并没有真正受到损害,它们只是被放置在一个盒子里并发出尖叫声,而这样的“痛苦”对于小白鼠来说是短暂的并且过后不会留下任何伤害。因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不能推广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然而,许多心理学实验都是这样,在真实的情境中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往往是复杂的多重决定的,而很多心理学实验只能在比较局限的条件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并在现实中不断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