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为什么会结痂?
人体皮肤组织由表皮、真皮和乳头层构成,从里向外呈透明薄膜状。其中表皮又分角质层(俗称死皮)和透明层;真皮含纤维蛋白细胞及各种氨基酸、糖类,是人体营养的良好来源;而乳头层位于真皮最里面,富含血管,能为皮肤提供营养物质。 结痂是创口或伤口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是人体天然的保护屏障。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日光、风吹雨打等,会启动皮肤的自我保护机制,产生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扩张、细胞增生、炎性细胞的浸润等一系列“战斗”过程。 为了便于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白细胞通过渗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脓液。此时,为不让细菌侵入体内引起更严重的感染,机体在消除病原体的过程中也会及时清除这些已感染的组织和细胞,形成坏死脱落,这个过程就是结痂。
一般情况下,当病原体被清除或自身免疫力提高后,结痂逐渐干燥、剥离并脱落,新的皮肤细胞再次长出,人体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但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反复出现结痂,很可能提示该处存在慢性感染,或者有真菌/螨虫等寄生虫侵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查明原因。 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结痂有可能是生理性免疫反应引起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对于成年人来讲,如果有长时间结痂、结痂周围有红晕并伴有轻微痒感等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