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如何用药?
一、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1.涂药 涂药是使用药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直接涂抹于皮肤上,通过皮肤的吸收发挥药效治疗疾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我们应注意药物的浓度和次数。例如,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唑类药物,涂抹时的浓度不宜太大,因为浓度过高可能会刺激皮肤,产生不良反应;而抗结核的药物如异烟肼、维生素B6等,由于具有毒副作用,也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而是按照医师的医嘱合理涂用。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pH值,在使用前也应尽量先咨询医生。
2.熏洗 将药物加水煮沸后,用来浸泡或清洗患处,利用高温的蒸汽来杀灭细菌、祛除瘙痒,适用于皮肤有破损的患者以及婴幼儿。
3.湿敷 用干净的纱布蘸取药物,轻轻按压敷于患处,或者直接将药物放在容器内,用开水浸泡成溶液后,用毛巾蘸取药液热敷病变部位。这种方式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起到快速消炎消肿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适合长期使用,以免发生药物依赖。
4.贴膏 将膏药贴于患部,通过穴位刺激或者药物渗入皮肤发挥作用。现在市面上的贴膏种类很多,包括伤湿止痛膏、狗皮膏、关节止痛膏等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购买。
二、内服药的使用方法 大多数的内服药都是口服制剂,在服用时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服用时间。一般来说,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都需要配合内服药使用。因为外用药物是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的,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建议患者在饭后服用,这样能避免食物干扰药物的吸收。 其次是服用剂量。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药物,服用剂量过大都会带来身体的伤害。患者应按照医师的嘱咐正确服用药物,出现过敏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是需要提醒的就是孕妇禁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因为激素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