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换水用什么药?
换水的本质,是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减少细菌、寄生虫、病原体等的繁殖数量,保护鱼只安全。 要彻底置换鱼缸中的污水,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根本的预防疾病措施。对于大多数的鱼来说,每周一次,或每3天一次,用纱布滤去残渣,将脏水排掉,同时加入等量的新水(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新水和脏水的比例可以适当减少到1:2),就可以让鱼缸达到很好的循环效果。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气泵、净化器等设备来增加水体的流动,加快置换速度。 新水经过滤后,可以适量添加化学药剂,用来杀菌杀虫,去除异味。但是这样处理后的水,依然不能直接用于鱼缸饲养,需要浸泡或者静置至少1天以上,完全溶解沉淀后再使用。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以下几种: 盐酸(HCl):用于杀菌消毒,预防多种病菌引起的鱼病。使用时,每500毫升水内加入15ml~20ml的HCL溶液即可。由于HCl有腐蚀性,不能长时间浸泡植物和鱼只。 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高锰酸钾(KMnO4):在鱼缸中滴入几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快速杀菌消毒;如果鱼只感染疾病,也可以用1%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的体表,或用1:1000的溶液浸泡鱼类体驱,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与许多物质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剂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硝化菌(NAG):天然环境下,硝化生物圈是由细菌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含有异养硝化菌和自养硝化菌。异养硝化菌可以利用有机质作为营养源,分解成氮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而自养硝化菌可以利用氧气和氮元素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生态链。 使用硝化菌,可以直接添加到鱼缸的水中,能够促进水体中硝化细菌的繁殖,从而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硝化菌属于微生物,是有寿命的,所以需要在有效期内使用。 臭氧(O3):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通过氧化作用,可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是臭氧对有色物质的氧化作用会产生着色现象。另外,臭氧有很强的味道,在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对人体眼睛和鼻子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因此不建议在家里自己使用臭氧发生器来治疗水草或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