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预防针什么时候打?
一般小狗在三周龄左右时,主人就可以带它去注射疫苗了;四周至五周大时可以注射第二次,之后每年接种一次即可。 当然这些都是在幼犬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但如果狗狗在接种第一针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如严重呕吐、腹泻),应立即停止接种,并立即就医。 另外要注意的是,部分疫苗的注射需要分部位进行,如犬四联苗需臀部注射,犬六联苗及狂犬苗需肌肉注射,注射前必须充分清洗注射部位,以防感染。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如果小狗出生满4个月但不足6个月,建议不要立刻给它们施打预防针,否则容易引起过度免疫反应。 如果是刚购买的幼犬,建议在观察7天后接种疫苗。 如果幼犬已经感染细小等传染病,则需要先治疗疾病再接种疫苗。 在疫苗接种期间,应注意保持狗的清洁卫生,防止犬舍潮湿、拥挤,定期消毒。
一般来说,幼犬第一次免疫应在7-8周龄进行,如果条件许可,可在6周龄开始,每3周免疫一次,直到16周龄。所用疫苗应为包含所有决定性抗原的多联苗。一般建议用灭活苗,因为减毒苗有可能造成幼犬发病。
母源抗体消失的时间各狗狗有所不同,所以很难说出准确的免疫时间,因此推荐免疫的次数要多一些,如免疫到16周龄,就是这个原因。在完成整个免疫程序(16周龄)前,应限制幼犬外出,避免感染。
所有狗狗在完成幼年期免疫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免疫频率,一般为每年一次。如果抗体监测证明免疫产生良好保护力,可适当延长免疫时间,如每两年或三年免疫一次。目前证明,多次连续免疫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每年免疫一次也不会使抗体明显增强,因此免疫频率不必刻意减少,主要根据抗体监测结果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