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需要做体外驱虫么?
需要,特别需要! 先说为什么:因为幼犬最容易得寄生虫病了。 因为幼犬的代谢能力还发育不完全,尤其是2个月以下的奶狗,肠道中微生态的平衡没有被完全建立,抵抗力非常差。而6月龄以下的小狗都是属于幼犬,这个阶段如果做好体内外驱虫,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寄生虫病,由于蛔目异尖科和肠虫目的寄生虫都会进入消化道,并且消化系统中的菌群又容易感染真菌、细菌等造成二次感染,所以胃肠道是虫子最喜欢攻击的地方。有虫体的部位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比如说呕吐拉稀等等症状。
再说怎么做:给狗狗做驱虫可以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种。 体内驱虫主要防止蛔目的寄生虫在胃肠道内的活动,可以使用驱虫药进行杀灭,常用的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机体杀死寄生虫,达到驱虫的目的。 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这些药物都是驱杀寄生虫的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或者药物毒性对肝肾造成伤害。一般建议外用制剂一周使用一次,内服药3-4周使用一次。
2. 对于绦目寄生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上述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应该及时采用其它手段进行治疗。
3. 怀孕母犬禁止使用上述药物,如果出现寄生虫,最好采取其它手段进行治疗。
4. 小于两周的幼崽禁止使用上述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果已经感染了寄生虫,根据虫体类型选用对应药物,一般在服用药物后5-7天就能看到效果,不过为了彻底消灭体内虫子,一般建议在停药一个月后,再次服用药物进行巩固,以达到彻底清除虫体的作用。
当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同时也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另外,除了吃药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驱虫后的清洁工作,千万不要忽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