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主人能的钩虫病吗?
题主提到的寄生虫叫做异尖线虫( Parasitic Worms,简称PW),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下的动物。 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由于其成虫主要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寄生,因此也叫作海兽胃线虫。 但是,由于人类不是异尖线虫的自然适宜宿主,它并不能在野外成功发育为较大的成虫。所以自然界中人类感染此虫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摄入含有幼虫期的异尖线虫而导致的。 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生动物的消化道里,由于人类也不是其适宜宿主,所以在体内并不能发育成较大成虫。但它是可以在肠道内存活下来并繁殖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幼虫经口进入消化道,并在胃酸作用下脱去外壳,进入肠腔,继而迁移到胆道系统,在此可以寄生并发育成大小不等的成虫。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异尖线虫可以经口进入人体并在胃肠道内繁殖,但是作为寄生虫它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营养而不是繁殖!
如果注意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和不共用餐具,一般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由于人类的胃酸PH值较低(<3.0),异尖线虫幼虫无法在这里存活,基本被杀灭。只要不在自己的餐具里留食物残渣,一般也不会从口中带入蛔目的寄生虫。另外,由于我们的口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微生物可以在我们进食的时候随食物进入胃肠,但如果饮食卫生,保持生熟分开,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胃肠道感染的机会。
钩虫病主要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引起的。人和动物(狗猫等)都可以感染钩虫。感染源是钩虫病患者或动物(狗猫等)的虫卵,通过粪便排出污染土壤。
钩虫病的感染途径有:皮肤接触被钩虫卵直接污染的土壤或接触含有粪便的土壤,可引起感染;误食虫卵可引起肠道感染;在流行区下水或水上作业,钩蚴可经肛周皮肤侵入人体引起感染(主要为局部感染,未到达小肠,很难达到成虫阶段)。
从感染原因不难看出,只有接触感染性虫卵(此时距离钩虫卵排出体外已超过1周)才有可能导致感染。从狗猫身上或狗猫所处居住环境中很难接触到感染性虫卵,所以因接触狗猫而引起钩虫病的几率极小。此外,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可以寄生于人体,而美洲板口线虫一般不寄生于人体。
但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的其他种的钩虫,如狭首线虫、瑙鲁钩口线虫、黎氏钩口线虫和巴西钩口线虫等可以偶然寄生于人体,但一般不生长发育和产卵,可引起局部皮肤幼虫移行症和肠道幼虫病。出现钻入皮肤部位瘙痒红肿起水泡,偶有带状疱疹样皮炎,虫体移行可留下条索状痕迹;肠道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等。
预防钩虫病,主要是加强粪便管理,大力开展以无害化处理粪便为主的卫生运动,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食新鲜蔬菜,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净,管理好牲畜,避免人畜粪便混合。接触土壤时带上手套,以免钩虫进入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