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眼睛晚上会发光吗?
会的,但是是夜视作用不是发光。 夜视的作用是狗狗在黑暗的地方可以看得到东西,比如黑夜或者下雨天。虽然人眼也可以,但效果没狗狗那么明显。
这是由于动物眼睑中都有由许多角膜细胞组成的锥状结构,称作「锥状细胞」(Cone cell),每个锥状细胞含有3层环形的神经元,每一环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其中第一环对红色光敏感,第二环对绿色光敏感,第三环对蓝光敏感;而每个锥状细胞又有若干个类似结构。 除了锥状细胞外,视网膜上还有一种感光细胞叫杆状细胞(Rod cells),它没有锥状细胞的3层环形神经,只有1层,所以又称为单通道细胞。这种细胞主要对紫外光和微波敏感,但它的敏感性远不如锥状细胞。 只要稍有一点光,甚至阳光、月光、灯火、电筒光等等都可以透过视网膜把图像投射到大脑里形成视觉。
但是,这些光线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系统才能感受,并放大几百倍,最终输入到大脑进行成像。这个系统就是感知光的机制——光化学反应。 当有光源时,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内的酶被激活,引起一系列化学作用,产生电子传递,最后产生的化学能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内。然后这一信息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在大脑中形成视觉。 但是如果没有光源,如白天黑夜、阴天雨天,或是在黑屋子里,那么杆状细胞起重要作用。它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分辨物体的轮廓。
如果完全没有光源,杆状细胞只能发挥很有限的作用,此时它们所捕捉到的信息会通过脑干中的网状结构传输给大脑,从而形成模糊的“印象”。 从本质上说,猫狗等的夜视能力与人的近视、远视等视力扭曲现象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眼睛在构造上比人类更适应于夜视,并且能够感知红外光(波长大约0.7-14微米),而我们只能感知大约0.4-0.7微米的红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