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败血症怎么治疗?
猫瘟热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年龄3个月到1岁的猫猫。临床以高热、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为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病例可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做好卫生防护和定期消毒,以及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关键! 一般症状 发病初期,猫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进食欲望下降,有些猫咪出现呕吐,但是不腹泻。这时候如果不注意护理,继续让猫咪自由活动,舔舐自己的脚趾,则感染几率大增!
中期表现 随着病程发展,中期的猫咪明显消瘦,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不喜欢运动,常趴在阴暗处,体温维持在39.5~40℃之间。此时猫咪的消化系统仍存在障碍,食欲差,仅愿意吃少量食物,若大量喂食,则容易呕吐。如果细菌继发感染,则呕吐物可能带血丝。
晚期表现 病情进入晚期时,由于严重脱水,猫咪呈现休克状态,体温偏低,不到38℃,精神状态极度萎靡,双眼凹陷,皮肤弹性差,呼吸急促,脉博频率快且微弱,尿少色浓,腹泻次数增多。若不及时治疗,多数情况都无法治愈,预后极差!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指标变化,尤其是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性质和对治疗的反应过程。 生化全项:主要了解体内各器官的功能状况,尤其对于胃肠道功能减弱,出现胰腺炎和肾功能损伤等情况时有预警作用。
影像学检查 如果进行X线检查或B超检查,能够发现胃肠道内气体浓度低,可见气液平面或者液体积聚等。腹腔内可有少量游离液体,但不多于5ml。 病毒检测 包括病毒分离鉴定与血清抗体测定。通过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可以检测到病料样本中的细小病毒,并且判断毒力的强弱。而血清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粪便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来反映消化道局部抗体水平。两者结合可以判断猫咪是否感染细小心脏炎,以及感染的阶段和强度。
治疗方式 对于疑似患有猫瘟热的猫咪,应及时隔离治疗。 由于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故应采取支持性疗法,尽可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营养,增强体力,提高免疫细胞功能,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消退。 对症处理 一、止吐 可以使用胃复安针剂或甲氧氯普胺(胃得康)注射液,每天一次,每次0.25mg/kg,肌注。 二、止泻 可使用庆大霉素片,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地塞米松针剂,每次1毫克,每日3次肌肉注射。 三、补液 由于疾病发作时,猫猫会有厌食、呕吐等现象,导致机体进水不足,补充的能量不够,这时就需要输液给予营养物质。通常输液过程中会补充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脂肪乳等能量供给;同时,还需静脉注射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以增强抗病能力。 四、抑菌消炎 可选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对食道进行灌服或滴口,每日3次;应用抗生素的同时须注意,使用3天后,病情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则需要更换其他类的抗生素继续治疗。
预防保健 病愈后的猫猫身体较弱,需要调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在调养期间,除喂食易消化食物外,还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及突然改变饮食习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另外,除了接种疫苗以外,定期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内外驱虫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