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鼻支怎么看?
猫鼻支又称传染性鼻炎,属于猫咪的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嗅觉下降等; 该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强烈季节性,多在春末和夏季热气温高的时期流行,感染率较高。以鼻腔黏膜炎为主要病变。由病毒引起,呈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程一周左右,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出现后遗症。 引起猫鼻支的病毒主要是粘球菌属的巴氏杆菌,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类型,其中以细菌性为主。
临床特征主要为鼻粘膜发炎,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温升高(40℃以上)、流泪、结膜炎、打喷嚏、咳嗽,可有腹泻,但便中无血液。严重时,可能发生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鼻部检查可见鼻道里流出大量的浆液性或黏液性的分泌物,最初是浓重的粘液,逐渐变为稀薄的液体,在鼻子四周的毛发上常有沾染的分泌物,用纸巾轻拭鼻孔,可擦出较多的分泌物并见轻度红肿。
病毒性感染的病例,除了有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外,由于病毒感染,还可造成角膜炎症,使眼睛发红、流泪,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猫鼻支应采取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的原则。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人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更昔洛韦等,这些药物对病毒性鼻炎有一定疗效;
防止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输液给药。
还应加强护理,合理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以达到缩短疗程、迅速恢复健康的目的。